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医院院报>> 2018年3月 第3期>> 正文

6.jpg

专业领头风正劲 医改扬帆再远航——山东省临床特色专科巡礼之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

发布时间:2018-05-03 字数:4025

  沧桑岁月筚路蓝缕,百廿基业砥砺前行。去年正值山东省立医院建院120周年之际。

  120年风雨历程,血管外科是一代代省医人的缩影,正是这样披荆斩棘、夙兴夜寐的艰苦奋斗、才使得省立医院在山东医疗卫生事业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一步步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坚定步伐。

  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是由医院引进学科人才金星教授创立的临床新学科。“科室刚开始之初,只有我和两个研究生”,金星教授向记者讲述道“十几年前条件十分艰难,当时没有电梯,也没有设备,医院零投入,我们三个人一个月做50多台手术”,作为一个高精尖的精细化学科,虽然科室成立之初已在山东省内有所发展,但其医疗水平特别是科研却远无法与国际接轨。

  十年磨一剑,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医院和医改形势的不断大力支持下,十几年过去,血管外科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山东省及周边各省规模最大的血管外科专业学科,从一个医生两个学生发展到现已拥有国内外知名的专业医生16名,包括教授博士生导师12名,硕士生导师3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学位者12名;学术研究也如雨后春笋快速成长起来,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7项,获省科技进步奖多项。目前该科室已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卫计委临床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已成为省内血管外科的领头羊,在全国范围内跻身一线学术地位。

fmm988.jpg

  报效于民,紧抓人才梯队和地域优势

  血管外科涵盖的医疗范围很广,不但针对除脑血管、心脏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还涵盖了静脉瘤、动脉瘤、血栓和血管畸形等疾病,现在血管外科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针对各大型外科手术,在维持正常生命体征、血流、血压、血管通道等非常专业的领域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以往的手术往往避免触及血管,一旦触及血管往往造成失血休克等技术难题,而血管外科手术含腔内手术有效攻克了这个难关,同时在急救方面,血管外科也能够在发现病情的第一时间做出营救,因此保障各科手术成功起到关键作用,国际上被称之为“外科医生的医生”。

  如此重要的学科位置,在来省立医院之前金星教授有很多机会去一线城市大医院,而作为山东人的他毅然决然留在了山东。“优势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上广,而山东属于全国重要人口密集区,处于重要交通和地域枢纽,在这里建立血管外科的优势团队,可以辐射周边好几个省份”。金星讲到,“在山东打造好一个血管外科十分重要战略地位”,70%的病人来自全省各地市,另外30%是邻近几个省份和全国其他范围的病人。且大血管疾病发病急、病情重,一两个小时得不到有效处置,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致命性创伤重要器官丧失和生命危险,在一定时间内争分夺秒的有效救治显得尤为关键。省立医院血管外科的建设在国家整个学科的战略布局以及辐射地域内的急病与慢病诊治,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科室团队身负临床治疗和科研重任不断研究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深入钻研结合当地急病与慢病的有效诊治,力求造福一方百姓,为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医疗卫生福利。

  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上,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加大力度引进高科技人才,建成金字塔式临床团队,作为引领不断攻坚克难带领学术向前发展。一流人才的引进加速了科室发展,发展到已拥有东院和中心医院两个病区,五年以前在国内率先实现了365天x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诊治病人监控病房。实现了对血管外科疾病全面全天候监控覆盖,。科室团队日常工作中一个学组在临床一前线、一个学组配合支持,一个学组休整预备的“三三制”常年工作模式。“血管外科医生就像水电工,你要保证每台外科手术不能停水停电”。金星教授讲到,“我们就是人体的水电工,要参与并保障手术安全,实现及时止血和通畅,三个团队轮换倒班可以保证效率,直到手术完成。”这样的工作模式既保证了医疗效率、科研与治疗相结合,同时还保证了对病人的全覆盖监控。

  以人为本,加强科研建设与技术攻坚

  血管外科作为高度精细化高精尖学科,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的要求极其严格。急诊病人往往手术台上抢救病人的时间国际上一般认定只有黄金四小时,如果手术超过四个小时,病人的耐受力将全部击垮,免疫力迅速下降,因此严格限时的血管缝合重建技术在专业内尤为关键。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在专业上严格要求,致力于科研攻坚,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不断寻求新的科技成果,在借鉴前人的高精尖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医疗与科技手段,通过影像学、数字化信息设备使得尖端医疗技术取得专业领域内多项突破性进展:其球囊阻断破裂性动脉瘤手术可以通过血管造影手段精确预测到哪个血管可以阻断时间长,哪个血管不可以阻断以及应阻断的时间、技巧和方法,基于此项技术的手术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另外,重建分支动脉技术填补了山东省的技术空白,在国内外血管外科处于领先,该技术拓展了手术适应症,使复杂动脉瘤的治疗手段更上一层楼;更出色的是复杂胸腹主动脉瘤的诊治,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胸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等核心技术已在国内遥遥领先;开展的“3D打印辅助技术、腔内胸腹主动脉瘤三分支重建修复术”等多项临床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精钻专业,创新驱动。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十几年内从起跑到领跑的跨越得益于对专业的钻研,而创新是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金星教授讲到:“科室在鼓励创新上已经制度化,只要获奖就鼓励,科室每年都会派出医生到水平最先进的世界各地进行交流学习。”他鼓励大家勇敢探索,群策群力,通过创新带动精品的特色发展,目前该科室已在国际期刊杂志、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编写著作4部。随着科研的发展,科室发展也取得重大突破: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立医院“十佳质量品牌科室”,同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2年金星教授荣获“山东省十佳医师”荣誉称号;2012年12月“山东省医师协会-山东省血管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挂牌成立;2013年4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设立。与之相辅相成,技术水平的进步带动了门诊量和手术量的极大增长。至2015年连续5年收入院病人达3000余例、手术介入2800例以上,年均大血管手术量约350例。稳居全国领先,全省第一。

  促进科研交流,打造平台战略,省立医院血管外科主动承担科研传播与交流功能。为促进山东省血管外科事业的快速和科学发展,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提出了“通过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提升全省血管外科学科发展”的思路,于2005年成功举办“第六届国际血管外科和腔内血管外科大会暨第五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2008年成功举办“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2010年12月至今连续举办4届“山东大血管外科学术论坛暨山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学术会议”。10年来共举办各种血管外科医师培训学习班16次,培训160余人次,培养硕士、博士46人次;2014年金星教授担任主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部大血管外科学专著《临床大血管外科学》定稿会在山东召开;2015年成为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血管创伤和其他七个专家委员会主委和副主委单位。

  精细发展严要求,当好医改排头兵

  医改的初心是为民,医改的重点是惠民。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的科研进行不仅发展了国内专业的科研水准,更重要的是切实减轻了病患的痛苦,以前好几个小时的大手术现在可以最短时间通过微创解决,真正做到了惠及百姓,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省立医院血管外科还勇于担当科普惠民的重担,防患于未病,把血管疾病的科普切实落实到百姓的就医与生活中。

  以往呼吸困难往往考虑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问题,而现在对肺栓塞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肺栓塞属于成年人易得的静脉疾病,坐久腿肿、憋气胸疼、咯血、打吊瓶进气都属于肺栓塞范畴,大块的肺栓塞会导致死亡,很多猝死的病人是由于腿部血栓到达肺部造成的,这种静脉血栓不易发现,死亡率极高。“由于肺栓塞只有防、没有治,我现在致力于普及肺栓塞知识,刚刚提交了‘无栓医院’的预案,而且使肺栓塞的意外死亡率下降了10%-20%,在理念的颠覆方面我们走在了前面。”在治疗理念方面,抢救血管破裂导致的失血性休克方面,在血管破裂未经外科止血处理之前,传统的高压灌注液体现已证实传统的高压灌注治疗是错误的,现实维持低压灌注才是抢救的原则。

  在医疗体建设上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勇担排头兵责任,注重自身发展,提高帮扶能力,定期巡诊手术促进优势医疗资源下沉,并致力于无缝有效转诊和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

  省立医院血管外科从建立之初的一个医生两个学生,到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学科、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一步一个脚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是这样踏踏实实的钻研精神,成就了血管外科现在的辉煌。

  沧桑岁月筚路蓝缕,百廿基业砥砺前行。去年正值山东省立医院建院120周年之际,山东省立医院学科齐全、特色突出、势头强劲,已是拥有119个医院临床和医技科室、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泰山学者岗位、2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4个临床医学研究所的现代化三甲医院,曾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4项。120年风雨历程,血管外科是一代代省医人的缩影,正是这样披荆斩棘、夙兴夜寐的艰苦奋斗、才使得省立医院在山东医疗卫生事业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一步步迈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坚定步伐。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将继承省医优良医学传统,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为学科谋发展,为百姓谋幸福,将始终专注自身发展,结合当地域发展特色,本着打造精品特色的雄心与责任,在改革道路上勇于实践,铺就一条真正惠及人民的健康之路。

  (来源:健康报)